循着“呲呲”的声响,走进中国航天239厂焊接车间,只见陈久友头戴面罩、手持面板,焊接头划过工件表面,瞬时焊花飞舞、电弧闪耀,在电光和火花之间,一道焊缝仿佛艺术品般呈现在大家眼前。
从业23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39厂特级技师陈久友承担了多个重点产品的焊接攻关以及重点课题的应用研究项目,解决了多项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难题,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航天基金奖、航天技术能手、航天报国重大贡献奖、国家质量管理优秀奖等荣誉。
有问题,找陈大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久友负责的是航天大尺寸、曲面、薄壁复杂产品以及商业航天、航空、兵器、深海装备等领域产品的高性能焊接制造。
针对某新型产品焊接过程中气孔多、易变性等瓶颈问题,陈久友带领团队创新采用“8字扫描法”“一舱多焊”等,使气孔率由40%显著降低至1%以内,实现一次进舱完成3套产品的焊接,焊接效率提升50%以上,产品一次焊接合格率由60%提升至95%以上。
凭借对焊接技艺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陈久友几十年如一日,为厂里解决了各类焊接的“疑难杂症”,节省成本数千万元。
“上新”技能,与“智”俱进
伴随飞航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航天制造技术也在迭代更新中高速发展。陈久友也在不断“上新”技能,引领推动自动化焊接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经过刻苦学习及严苛的实操训练,陈久友熟练掌握了先进激光焊、电子束焊接、钎焊、自动氩弧焊和自动点焊等多项焊接技术,熟悉近百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及焊接参数。“要不断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变革,让自动化设备成为我们的得力帮手。”陈久友带领徒弟们一起与“智”俱进。
当前,陈久友正利用智能弧焊单元实现人机互动,通过“手把手”操作机器人进行轨迹示教,实现机器人智能技能学习以及批量产品的高效焊接,使效率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点亮工匠人生
作为班组长和航天科工集团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陈久友始终不忘传承,“我一个人会技术,焊接产品数量有限。我带着大伙一起干,才能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在他的指导和培养下,团队中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1人获全国焊接机器人技术能手,1人获北京市技术能手。
23年来,他苦练本领、钻研技艺,凭借一把焊枪铸就国防利剑,点亮工匠人生。(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维砚 通讯员 蔡若男)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