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传统的茶消费模式,在新茶饮蓬勃兴起的浪潮拍打下,会不会发生一次新的蜕变?就像一千多年来发生在茶身上的几次重大创新和传播:从废团茶到兴散茶;从煮茶、煎茶到点茶、撮泡;从唐代传到日本,再到清代被英国人推广至西方。
茶与咖啡是东西方“饮”文化的代表。在新茶饮兴起之前,中国的传统茶饮市场大,但企业小、品牌弱,虽然各方都在不懈努力,做了各种尝试,但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度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咖啡代表了“曾经”充满“优越感”的西方文化,一个品类一个企业,星巴克凭一己之力就让中国的中产阶级喜欢上了这个舶来的“新饮品”,在中国人的“饮”文化中争得一席之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成长起一批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本土咖啡品牌。
新茶饮的出现,让这个局面为之一变。新茶饮把茶带入年轻人的世界:它吸引了更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而且不仅仅在大城市,随着新茶饮在低线市场快速扩张,在星巴克没有触达的市场,新茶饮成为年轻消费者“小确幸”的主选饮品。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商务人群除餐饮之外的聚会场所,以往有“咖啡馆”“茶馆”等选择,现在又多了一个“新茶饮店”,年轻的商务人士也开始青睐新茶饮提供的“第三空间”。
新茶饮把新式的茶文化带进了新市场:新茶饮也在成为中国消费品品牌布局海外市场的有生力量。新茶饮的先导品牌快乐柠檬在美国主流市场已经站稳脚跟。比起中式餐饮、零售等业态,新茶饮在拓展海外这个“新”市场方面,似乎有更强的爆发力和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新茶饮不仅创造了新市场,也在创新茶饮的加工技术和生产方式。某些茶企的生产系统,通过对新茶饮手工制作流程的提炼,辅之以后台数字化AI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出品质量更加稳定,也降低了推新品的复杂度。这套生产系统大约可以节约40%的人工成本。据了解,像喜茶等其他头部品牌也在通过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新茶饮的产业升级。
新茶饮对中国茶产业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心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上,一方面也会体现在对茶产业现行的种植、分销、营销以及相关政策、标准的演进上。中国茶的现代化,业内人士有很多见解和看法,有的认为应该学习立顿,全面实行标准化和工业化;有的认为应该进一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积淀,走一条虽不清晰但要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摒弃“礼品茶”的主流做法,回归茶的商品属性和价值;有的企业则在全力以赴打造中国茶的“立顿式”品牌,整合过度分散化的市场。
新茶饮缘起于服务,立足于产品,既可以是服务品牌,也可以是快消品品牌。新茶饮只是庞杂的茶产业链上的其中一环,但却是当下最具活力的一环。在国家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作为驱动经济的主引擎,会愈发彰显其价值。从这个视角延伸出去,新茶饮又何尝不能成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呢?
(作者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 裴亮)
《中国食品报》(2023年05月08日07版)
(责编:罗 晨)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